登记管理表格和证书号码

【来源:城关区编办 | 发布日期:2013-07-01 】 【选择字号:

一、表格的种类和作用

1、什么是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表格?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表格,是《条例》有关规定的具体表现形式;是由国务院登记管理机关统一规定格式和内容,由申请登记的事业单位和有关管理机关填写,在登记管理过程中使用,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表格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性:

(一)统一性。表格的格式和指标由国务院登记管理机关统一规定和解释。

(二)规范性。栏目内容的填写方式由国务院登记管理机关统一规范。

(三)强制性。申请登记的事业单位必须按规定领取、填写并提交有关的登记管理表格。

(四)全面性。《条例》规定的设立、变更、注销等各种登记或者备案以及事业单位必须提交的年度报告均有相应的表格;《条例》规定的所有登记事项均在表格中加以体现。此外,经有关人员填写、确认、整理归档的表格,还反映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过程情况。

2、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表格主要有哪些作用?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表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事业单位登记曾理的具体规范。表格一方面规范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实施登记管理的具体内容和有关程序;另一方面也规范了事业单位应当填写、报告的具体事项。

(二)实施追踪管理的基础资料。表格的栏目和指标是依据《条例》,为满足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要求制定的。经填写的表格,概括地反映出登记管理机关必须了解的事业单位有关登记事项的情况。从而成为登记管理机关对核准登记或者备案的事业单位实施追踪管理的基础材料。

(三)处理登记管理和其他有关管理疑义的原始凭证。

登记管理表格记载了事业单位填写的有关情况和登记管理机关填写的受理、审核等情况和意见,经整理归档后,即成为国家档案的组成部分,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当登记管理和其他管理遇有疑义时(如证书全部丢失),即成为查实的原始凭证。

3、登记管理表格共有几种,事业单位在何种情况需要领取、填写何种表格?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表格主要有5种,即:事业单位法人设立登记(备案)申请书;事业单位法人变更登记申请书;事业单位法人注销登记(备案)申请书;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登记申请表;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这5种表格可供申请登记的事业单位在以下不同情况下使用:

(一)申请事业单位法人设立登记或者备案的单位,需要填写事业单位法人设立登记(备案)申请书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登记申请表

(二)申请事业单位法人变更登记的单位,需要填写事业单位法人变更登记申请书,如需要变更的事项中包括法定代表人的,还需要另行填写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登记申请表

(三)申请事业单位法人注销登记或注销备案的单位,需要填写事业的位法人注销登记(备案)申请书

(四)事业单位报送本单位上一年度执行《条例》情况的报告时,需要填写事业单位年度报告书

二、登记管理表格的填写要求和指标说明

1、填写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表格主要有哪些要求?

填写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表格主要有以下要求:

(一)按表格所列栏目认真填写,内容真实、准确无误;

(二)表内涉及的数字栏,如人员编制、从业人数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填写;

(三)用钢笔(蓝黑或碳素墨水)、签字笔或毛笔填写,书写工整,字迹清楚,不得涂改;

(四)各表均需填写一式三份:二份交登记管理机关,一份由申请单位留存;

(五)表内填写不下的内容另附B5182X257MM)纸填写。

2、事业单位法人设立登记(备案)申请书主要有哪些指标,如何填写?

事业单位法人设立登记(备案)申请书(见表格1)主要有21项指标,其具体填写要求如下:

单位名称:事业单位如有经审批机关批准使用的多个名称,应在封面上填写单位的第一名称,在表格(第2面)的相应栏目中填写第一名称及其他名称,并将其他名称用括号括起。但不得填写未经审批机关(或举办单位)批准使用的事业单位自定的名称。在《条例》具体实施前已经批准成立并刻制了公章的单位,须在封面的栏目上加盖事业单位公章。

申请日期:填写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申请书的当日。

住所:填写本单位所在地的市、区(县)、乡(镇)及街道门牌号。

举办单位:由机构编制部门审批的事业单位填写其直接上一级的行政主管单位;非经机构编制部门审批的、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如国有企业举办的事业单位),填写事业单位的主管单位(如某公司)。

经费来源:按实际情况填写。如财政拨款、自收自支、举办单位拨款或举办单位部分拨款等。

开办资金:填写经由法定验资机构验证的事业单位资产(含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其他资金)数额。开户银行及银行账号:填写单位开立基本账户的银行名称及账号。尚未开立银行基本帐号的单位,暂不填写此栏目。

审批机关及批准文号:由党委、政府或机构编制部门申批的事业单位,填写党委、政府或机构编制部门,并填写其批准成立机构的文号;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非经党委、政府或机构编制部门审批的),填写举办单位及其批准成立机构的文号。

执业许可证书:属于《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事业单位,填写其执业许可证书的名称、号码;其他事业单位不填写此栏。

机构规格:指由审批机关批准的机构规格;不定规格的,此栏不填。

人员编制:经机构编制部门核批的编制员额,直接填写;非经机构编制部门审批的事业单位,填写主管单位核批的定员数,并在数字后面注明(定员)。未核批定员数的不填写此栏。

从业人数:指单位的实有在职人数,包括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录用的人员(不含离退休返聘人员。短期临时工、季节工以及未按有关规定招用的人员等)。

分支机构:指单位下(分)设的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机构,有多级分支机构的只填写第一级分支机构,不要填写内设机构。

宗旨和业务范围:指举办事业单位的主要目的和业务服务项目,填写时应使用规范用语。

(待登记)法定代表人意见:填写本申请书所填写的情况属实,加盖(待登记)法定代表人的个人印章。

举办单位意见:由举办单位填写同意或对事业单位填写的栏目内容予以补充说明或更正。

登记管理机关(受理人)意见:对经审查,申请单位所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真实有效,并符合其他受理条件的,由登记管理机关有关人员签署同意受理的意见,并注明受理日期。

登记管理机关(审核人、负责人)意见、事证第XX号、公告刊登情况、证书颁发情况(副本份数、发证人):由登记管理机关有关人员填写。

领证人及领证日期:由领取证书的人签名,并填写领取证书的当日日期。

3、事业单位法人变更登记申请书主要有哪些指标,如何填写?

事业单位法人变更登记申请书(见表格2)主要有13项指标,其具体填写要求如下:

单位名称:指经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单位名称一个机构多个名称的,填写经核准登记的第一名称,并加盖事业单位公章。

法定代表人:由法定代表人本人签名(表明此申请书已经法定代表人同意,并签发)。变更法定代表人时,由拟登记的法定代表人代签,并在签名后加(代)

申请日期:填写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申请书的当日日期。

变更事项:指需要变更的登记事项,如单位名称、住所、业务范围、法定代表人等。

现登记情况:填写当时的即尚未变更的登记事项内容。

拟变更情况:填写拟变更为的(登记事项)内容。如:单位名称变更,变更前登记的“XXX化工研究所,拟变更为“XXX石油化工研究所,即在此栏填写“XXX石油化工研究所

变更理由:指变更登记的原因和依据。填写有关机构的决定或同意变更的批准文件全称及其文号,并简要摘述拟变更原因、情况。

登记管理机关(受理人)意见:对经审查,申请单位所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真实有效并符合其他受理条件的,由登记管理机关有关人员签署同意受理的意见,并注明受理日期。

登记管理机关(审核人、负责人)意见、事证第XX号、公告刊登情况、证书更换情况(发证人、发证日用):由登记管理机关有关人员填写。

领证人及领证日期:由领取证书的人签名,并填写领取证书的当日日期。

4、事业单位法人注销登记(备案)申请书主要有哪些指标,如何填写?

事业单位法人注销登记(备案)申请书(见表格3)主要有11项指标,其具体填写要求如下:

单位名称:事业单位如有经登记管理机关登记的多个名称,应在封面上填写《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上的单位第一名称,并加盖事业单位的公章。在表格(第2面)的相应栏目中填写第一名称及其他名称,并将其他名称用括号括起。

法定代表人:填写申请被注销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姓名。

申请日期:填写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申请书的当日日期。

注销理由:指申请注销登记的原因及依据。应按照《条例》和有关实施办法的要求填写,并写明具体情况。

清算组织负责人意见:指由清算组织负责人填写的清算组织对申请注销登记的事业单位的清算结论。

举办单位意见:由举办单位填写。

审批机关意见:指批准该单位成立的部门意见。其中,党委、政府直属的事业单位,只需记录党政机关撤销该事业单位决定文件的主要内容及文件文号;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成立的事业单位由机构编制部门填写;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由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填写。

登记管理机关(受理人)意见:对经审查,申请单位所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真实有效,并符合其他受理条件的,由登记管理机关有关人员签署同意受”’的意见,并注明日期。

登记管理机关(审核人、负责人)意见、事证第XX号、公告刊登情况:由登记管理机关有关人员填写。

证章收缴情况:由登记管理机关有关人员填写。内容应包括《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本、副本)、《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证》、事业单位的印章(财务专用章、人事部门的印章、业务专用章、单位公章等)的收缴情况。   

5、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登记申请表主要有哪些指标,如何填写?

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登记申请表(见表格4)由申请登记的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本人(以下简称填表人)填写。

现任职务:指填表人在其所代表的事业单位的现任行政职务。

照片:粘贴填表人个人一寸正面免冠照片。

本人简历:从参加工作时填起。

登记管理机关(受理人、审核人、负贵人)意见、事证第XX号、发证人、  发证日期:由登记管理机关有关人员填写。

领证人、领证日期:由领证人填写。

5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主要有哪些指标,如何填写?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见表格5)主要有24项指标,其具体填写要求如下:

)年度:指《条例》规定的报送年度报告时间的上一年度,括号中的空白处由事业单位填写。

单位名称:填写《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上登记的名称,登记有多个名称的只填写第一名称,并加盖事业单位的相应公章。

法定代表人:由法定代表人本人签名(表明此报告书已经法定代表人同意,并签发)。

填报日期:填写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报告的当日日期。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填写事业单位在填报年度内,依据《条例》的规定,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的具体情况,包括开展业务活动的项目,取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有关数字,以及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改进措施等。有关登记事项年末实际情况:指在年末时与《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上记载的有关登记事项相同或不相同的实际情况。应当申请变更登记但尚未及时办理的,填写年末时的实际情况,如登记的住所是XX区东街20号,现在的实际住所已迁至西街15号,则填写XX区西街15号,并在表格的备注栏中说明未及时申请变更的理由。

经费收支情况:以单位的年度会计报表为准填写。

受奖惩和有关评估情况:受奖惩是指有关部门对单位的奖励和惩罚情况,不包括针对职工个人的奖惩情况;评估情况是指事业单位接受有关评估的情况和结果,如原为乙级医院现被评定为甲级医院。

接受捐赠资助及其使用情况:指单位接受的捐赠资助的数量、方式、使用方向和使用结果等。

人员编制:指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员额。非由机构编制部门审批的事业单位,不填写此栏目。

从业人数:指单位的实有在职人数,包括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录用的人员(不含离退休返聘人员、短期临时工、季节工以及未按有关规定招用的人员等)。

开户银行和银行账号:填写事业单位开立基本账户的银行及账号。

举办单位意见:由举办单位填写。

登记管理机关(受理人、审核人、负责人)意见、事证第xx号:由登记管理机关有关人员填写。

三、证书号及其填写

1、什么是事业单位证书号?

事业单位证书号,是根据国务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制定的编码规则,各登记管理机关赋予并填写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有关证书及表格上的一组有标识号码。其主要特点是:

(一)事业单位证书号的编码规则,由国务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统一制定;

(二)事业单位的证书号,由各登记管理机关根据统一的编码规则分别赋予并填写;

(三)在同一事业单位的有关证书及表格上使用同一号码;

(四)赋予各事业单位的证书号码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唯一性;

(五)事业单位证书号既是不同事业单位的不同标志, 又具有特定的含义。

2、证书号的编码规则是什么,有哪些具体标识?

事业单位证书号设定为3个码段共12位数。其构成及含义为:

(一)第一码段由1位数,即左起第一位数组成,表示该事业单位的举办单位类别。这个码段分别使用“1”“2”两个数字中的一个数字表示。其中:“l”表示经由党委、政府或机构编制部门审批的事业单位;“2”表示由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非由机构编制部门审批的事业单位。

(二)第二码段由6位数,即左起第二、三、四、五、六、七位数组成,表示核准该事业单位登记的登记管理机关。这个码段是中编办研究中心用于机构编制统计的代码;该代码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1998年全国行政区划代码为基础,根据统计工作的需要作了个别增补。除中央国家机关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外,这个码段还可反映出登记管理机关的所在地。国务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由“100000”表示。

(三)第三码段由5位数,即左起第八、九、十、十一、十二位数组成,表示同一登记管辖范围内的不同事业单位。以事证第11100000l617号为例,左起第1位是“1”,表示此单位是经党委、政府或机构编制部门审批的;左起234567位是“l10000”,表示该单位是由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登记的,后5位是“01617”表示的是某个事业单位。

3、对事业单位证书号的管理,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要保证同一事业单位的各证书、表格的号码完全相同。登记管理机关赋予事业单位各种证书上的证书号是统一的,该事业单位填写的各种登记管理表格上的号码也使用相同的证书号,即一个事业单位只能拥有一个有效号码。因此登记管理机关在颁发事业单位各证书时,应注意检查各证书及表格的号码是否一致。

(二)要防止给不同的事业单位赋予相同的号码。证书号是事业单位法人的重要标识,因此,登记管理机关需制定严格的赋码管理办法,并建立赋码记录,防止对事业单位证书号的不合理指定,确保事业单位有关证书号码的唯一性,避免出现重码现象。

(三)要废弃已丢失证书的号码。事业单位有关证书丢失,在声明该证书作废时,还需声明该证书的证书号也同时作废;登记管理机关在补发新的证书时,必须赋予新的证书号,以防止同时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证书的可能